2023年7月3日在广州广汽埃安第一智造中心拍摄的作为中国第2000万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的昊铂GT。
2023年1月6日,2023广东预制菜双节营销产销对接活动在中国国际预制菜(白云)展示体验中心举行。业内人士打趣道,国内的内卷,让大家开始寻求出海。
走过全国12个省份,参加10场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省际交流活动,跨越2万里路,这是广东农业干部张建成的2023工作回忆录之一。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让预制菜变成放心菜 近日,工信部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4152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,加强预制菜标准体系研究,引导龙头企业、科研院所、行业组织等共同参与标准制订,推进预制菜相关标准不断完善。【记者】黄俊杰 李思敏 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: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李思敏。山东,八大菜系所在省份相关农业、企业代表共探年菜经济新趋势。拥抱海外市场 直面全球化竞争 2023年,预制菜行业在迎接一个浪:出海浪
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,要树立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农林牧渔并举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。今年以来,清远市、连州市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,以工业思维谋划推动农业产业发展,完成制定两项连州菜心地方标准,统筹推进连州菜心种业创新研发基地、开展连州菜心大播种、助力百亿级产业稳中求进。228国道上,集中收购点如同喧嚣的交汇点,成了农户们冬季收成的交接处。
全省迎春花市争奇斗艳,2024广东花卉加速起跑 2024年的第一天,广东花卉产业生机勃发,处处是热闹景象:花卉基地内,工人正忙碌地打包发货。打造百年年鱼,广东何以出圈? 采购商拥进销区。新春将至,广东街坊开始行花街、买年花打造百年年鱼,广东何以出圈? 采购商拥进销区。
全省迎春花市争奇斗艳,2024广东花卉加速起跑 2024年的第一天,广东花卉产业生机勃发,处处是热闹景象:花卉基地内,工人正忙碌地打包发货。将地方特色食品包装成节庆礼品推向市场,本不是什么新鲜事,为何广东的年菜却如此引人注目呢?请看国家工信部品牌培育专家,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明解读,年菜之兴,究竟因何而起。
这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珠海市政府、斗门区政府打造年鱼经济的重要一环。阳江市高质量推动绿美阳江生态建设,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济,打造特色品牌。珠海市要深入推进绿美珠海生态建设,精准发力植绿护绿扩绿。早晚仍较寒凉,需注意适时添减衣物,谨防感冒。
这里人声鼎沸,忙碌的身影在来往穿梭,一筐筐圆润饱满的樱桃番茄在这个季节里成了珍贵的财富。新春将至,广东街坊开始行花街、买年花。一年一度的年花热即将来临,广东各地的农业农村部门、花卉企业、花卉采购商都开足马力铆足劲,争取夺取年花销售开门红。广州市提到深化绿美广州生态建设,持续提升城乡发展承载力。
【整理】李宗林 版权声明: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樊静东。随着弱冷空气南下影响我省,全省气温持续小幅下降,部分市县有(分散)小雨。
228国道上,集中收购点如同喧嚣的交汇点,成了农户们冬季收成的交接处。花卉市场里,街坊正挑选称心如意的年花。
陈明:粤味年菜,开启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的新纪元 2024年,食品界最大的热点是什么?很多人说:年菜。揭阳市要深入开展绿美揭阳生态建设,大力发展林下经济。广东冬种樱桃番茄产业呈火热势态 12月,随着樱桃番茄逐渐成熟,一场属于粤西地区的冬日狂欢节悄悄打响。谢进扬摄 【乡村振兴】 快评丨打造年鱼经济,广东何以脱颖而出? 岁末年初,第二届中国年鱼产业发展大会在珠海斗门召开,年鱼以主角之姿,再次火出圈。早晨部分市县有(轻)雾,能见度下降,注意交通出行安全。【天气服务】 未来几日广东气温微降,部分市县有弱降雨 预计,1月1日夜间至2日早晨广东全省大部有轻雾,其中西江流域和粤西市县部分市县有雾,雾时能见度低于1公里。
梅州市着力推进绿美梅州生态建设,重点抓好镇村及四旁五边绿化美化。清远市聚焦绿美清远生态建设精准发力,推动各类资源和力量下沉县镇村
我们最新研发的超高端超声医疗器械,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始终保持战略定力,在更大力度改革开放中激发破局的力量——广东,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、先行地、实验区。
在位于深圳南山的公司总部,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兴奋地说。规划期为2023年至2030年,展望至2035年,五大都市圈将加快打造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、增长极。
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推进,农村居民收入持续高于城镇居民,民生福祉不断增强……2023年,世界经济寒潮下,广东经济绽放出的南粤红,带来的是经济暖意,更是信心。虽然赶上南下的寒潮,但随处可见的忙碌景象却展现出南粤大地的勃勃生机。广州南沙,中船龙穴造船基地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。
2023年底最新数据显示,广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已达3.42%,同比提高0.21个百分点。这是2021年9月17日拍摄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(无人机照片)。
一年来,乘高质量发展东风,南粤大地勃发崭新气象—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,是广东2023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。在中国经济总量超百万亿元后,宏观经济的发展规律正在发生变化,新的生产函数下必须更多依靠技术创新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等发展生产力。
招商团队替我们想到了项目所有落地事项,基本上没操什么心。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眼下,在惠州大亚湾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北区,工人们正在抢抓工期,推进惠州软件园、科创智造产业园主体工程施工。
2022年,广东经济总量接近13万亿元,已连续34年位居全国首位。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,产业和科技加快融合发展,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,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扎实有力……广东持续奏响进军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,以更大魄力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,围绕落实锚定一个目标,激活三大动力,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部署,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意志和干劲奋力开拓、攻坚克难。如今,一系列正在推进的改革举措为企业提供着不竭动力。李西廷说,面临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,我们必须迎头赶上,每年不出十几个新产品,就无法保持高增长。
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拍摄的宝钢湛江钢铁厂区(2023年5月25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广东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排头兵,2022年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,全部制造业增加值4.4万亿元,占全国的八分之一。
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.7万家,高新技术企业达6.9万家、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。这一规模即便在全世界的经济体中也能排进前十名。
公司总经理王永伦介绍,如今一条生产线一天就能生产15个款式,小单快反给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供货,年产牛仔裤百万条。内需潜力不断挖掘,文旅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。